(6) 通識教育creative station

變化中的身份與身份認同
 
根據艾力遜(1963)人生八大階段發展的分析,12-18歲中學生處於身份認同與角色混淆時期,倘若教育不作導引探索,或過早強制性地進入某一角色,容易形成反叛性格或使其個性輕浮。階段成長不順利者將對自身角色感矛盾,生活無目標方向,產生身份危機。順利者則能明確自身角色,建立自我觀念,努力追尋方向。因此,青少年的身份與身份認同非常重要,然而,生活於香港,我們的身份與身份認同面對著獨特的機遇與挑戰。
 
個人處身於個人的小家庭系統,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庭處身香港社會中系統,個人擁有港人的角色;香港九七回歸中國,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因此,個人也屬於中國公民的一份子,受國家的保護;中國大系統是國際社會系統的一份子,個人也擁有世界公民的角色。身份是客觀賦予的,父母生育個體,個體便必然擁有某父母子女角色;在香港出生便賦予港人及中國公民的角色;作為地球生存的一份子,不必定義也屬世界公民。某些身份不可選擇,然大部份身份可自行抉擇:入讀某校便必然擁有某校學生的身份,不因換了校服,拒絕承認而能改變。擔任某一職位便擁有某一職位身份,身份是隨著自身境況位置而決定,於某時段內是不可改變的。然而,擁有某身份不一定認同某一角色。認同與否受許多因素影響,那屬於主觀的個人自由,身份則受客觀條件所規範,不少身份是不由自己選擇的。不過倘若擁有一個身份卻拒絕認同,於青少年容易產生角色混淆與衝突,影響人生目標的確立與探求,宜加以疏導及面對。
身份涉及身份的認同、權利與義務等概念。歸屬感愈高、關愛感愈切、認同感也愈強。擁有某一系統成員的身份,將賦予某一系統的支援、利益、聲譽與保護,同時亦期望能承擔角色的責任。成員的投入與相互支援有利系統的優化與成長,促進系統成員的共同福祉增長。例如擁有某一學校學生的身份,接受其教育,當遵守校規,並積極為學校爭光。加強與鼓勵對身份角色的認同,意味需經歷一個對系統深入認識的歷程,那才具支持與愛護的意願,為系統履行角色與責任。家庭如是、社會、國家、國際社會也如是,那是系統傳承與發展的關鍵要素,也是個體得以認知角色與定位,確立人生方向、目標與責任的一個歷程。個體的身份獲得自我的肯定與認同,將能解決角色的混淆,對自身的目標尋求與角色責任有關鍵性的影響作用。
 
對於港人來說,香港基本法賦予港人「中國.香港的身份。回歸以來我們的身份既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擁有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權力與責任。我們經歷了156年脫離母體,受殖民的管治,過去習慣按指令辦事,然而今天賦予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角色,香港這艘船由我們來駕駛,需要船上不同人物角色的共同參與,發揮出海捕魚的功能,以養活及發揮每位成員的潛能。回歸17年相對156年是一段短日子,我們需要不斷學習,認知身份的轉變,反思與建構身份的認同,掌握客觀變化的規律,培養更多能參與啟航,在各崗位發揮所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