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評估格局creative station

捍衛教育專業局長要問責
 
梁麗嬋
 
 
「教育局向學校發指引,將TSA(全港性系統評估)燙手山芋交給學校,家長會收貨嗎?沒有口試培訓,能力稍遜學生應考TSA壓力更大。」一位副校長於1211日晚給筆者的怨言。昨天她再告訴我分區教育主任致電校長,問有沒有補課,同區學校校長互通消息,非常不滿!
教育界沸騰了!「當局總是不肯放慢腳步,去思考教育的問題。對他們的表現,我真是愈來愈失望。」另一位教育同工的感言。
 
摧毁教育互信基石
面對教師當前怨氣,我們非常痛心!當局不聽取本會建議,更將矛頭指向前線,給專業一記耳光!措施進一步破壞家長與教師、教育局與學校、非專業與專業之間的互信關係,也增重教師的負擔!考評倘若被視為洪水猛獸,今後任何評估的推行,都會受到家長的阻力。任何課業負擔也將被提出,抗爭將陸續有來。學校專業遭受侵犯,教育互信面臨破產!
 
評估的危與機
新學制的推行,教育當局只重國際認受及提升學術排名。本港獨創考評系統新設計,以確保共通能力與開放性題目評量的信度與效度。建立評估機制的成功卻潛伏了課程與教育的挫敗!當下教育政策的制訂與執行由僵硬考評思維所主導:通識科只求可量度批判性思維,閱讀只求數量紀錄,學習只求取悅他人!今天,本港考評機制可謂獨領風騷,然評估素養卻極度貧乏與被扭曲,再好的利器只會被誤用,那非具素質的全人教育!
 1吳克儉局長抱持考評管理思維。局長前身為考評局主席,一直以評估監察教育。當下評核已是學校及教師壓力最大的來源。無疑評估主導課程與教學是當今世界普遍現象,受到不少學者抨擊。本港教育由吳局長領導,更強化了評估作主導,造成多元劇烈評比的局面。    
 
2學習被考試主導。考評局認為考評試題可以啟導教師如何教,導引學生如何學;教育局卻無力解讀課程、目標與考評三者的關係。教師只能跟着考評需要而教,學生按考題模式要求而學。評估優先於課程及主導了課程。
3評估素養不足。專業上,評估乃涉及應用能數據化或將質性化成量化的工具,除非評估素養提升,否則只宜作較低層次及具體實作的評量。倘若涉及價值態度、創意與個性等理念層次則需較高質素的評鑑,不具條件時則不宜作評量。評估不可抹煞,但也非萬能,要懂得駕馭與恰當使用,否則對專業造成傷害。
4考題設計及數據異化。評估促進學習乃世界主流。考題設計,可視作跟課程目標、學與教結合。評估以水平參照、共通能力為重點,替代知識的含量。然而,設計與執行者對此理解不到位,考題脫離學習基礎,數據誤作扼殺學習的評比。
5視教師為工匠。教師專業發展小組委員會召集人侯傑泰教授多次回應TSA提問均強調數據的監察作用。教師入職啟導計劃小冊子及入職啟導工具的培訓紀錄及要求繁瑣複雜且傾向低層次,以工商資歷架構思維及評估概念套入育人成長的教育評鑑,是矮化了教師作為靈魂工程師或有個性及特質的教育專業。見微知著,那令前線教師感覺沮喪,難有滿足感!
6國際量化學習潮流。當今各國重學習而輕教育(UNESCO2015),學習變得可被量度而機械化,是切割形式的思維訓練,欠缺有機的宏觀文化系統關連。將人變成沒有靈魂的個體,提供一個又一個冷漠的學習套件卻失去了基本的情意與熱切情趣啟導。量化、切割描述與分析、層級品評卻失去了教育原意與目標,與願景宗旨遠離。
基於以上分析,TSA產生激烈反彈,反映的不單止是一個評核機制的問題,而是一個更宏觀與深層的教育領導者及整個系統的願景與思維問題21世紀學習能力追求更高層次的情意、個性、公民承擔與創造力,那是追求全人發展、多元能力的啟發,那非單純以評估能促進與造就。
 
 
促停TSA一年
前線教育工作者對政策制訂者的失望已達至極限!作為執掌教育權責一局之長,先要懂得自省,維護專業,切忌推卸責任。評估涉及不少專業概念,不宜短短一兩個月為專業妄下判斷。吳局長,請站出來,為建立長遠專業互信,向公眾道歉,宣布暫停TSA一年!那才能上下一心,為整體評估政策與課程謀發展!
 
參考資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15,《反思教育》,教科文組織出版(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25/232555c.pdf

文章出處:明報觀點版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