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報刊文章creative station

疫境中育養視野與胸襟

梁麗嬋

 

處身於新冠肺炎新紀元和國際風雲變幻的香港,教育需要培育人的視野與胸襟,以能坦然和有效面對。視野乃人的情、義、理、法、天思維層次胸襟則是康、善、勤、創、謙的修為,那需要創設情境,深化目標,並與實踐雙結合。

 

人有外在軀體格局和內在多元器官功能。只有從小運動鍛煉、作息有序、飲食均衡,才能健康成長。孩子愈小,肢體動感遊戲的鍛煉愈多,愈有效帶動各功能系統發育。生活中手腦並用、動靜得宜、能放能收,腦袋、心肺等功能靈活運作,人較易於擁有強健體魄。正向思維,陽光氣息更有助樂觀與善心育養。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大善,來自於從小立志,多為他人著想、生活中讓座、賣旗籌款、關愛別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富有同理心、想像力、感同身受,並付諸實行,將有助拓展大愛胸襟。

 

克勞迪婭‧漢默德(Claudia Hammond)於《休息的藝術:現代生活中的喘息之道》一書,便提出人類不是天性懶惰的生物。讓孩子明白努力是有代價的,但同時也會帶來價值。自小體會辛勤耕種會有成果;親手參與和創造的東西,具有價值,帶來樂趣。創造思考、多動腦筋,有助解決困難。知變、善變、樂變及不變的發展觀,將增強思考的柔韌度。採用創新成長型思維原則與策略,知己知彼,有助處變不驚。人只要不固執於己見,抱持真理,卻不視己為唯一真理,虛懷若谷以面對變化與發展。

 

新冠肺炎威脅人類,前所未見。只有透過隔絕病毒人傳人,才不致失控。病毒警醒世人,常態生活非必然,健康價值屬首要。倘若疫境中復課,能夠組織高年級學生,實踐與試行系統的教練策略和工具,仿效與學習成功人士的成長模型、視野與素質,成為健康小教練,將能有效以身作則,示範與帶領幼小同學尊重客觀規律,勤洗手、戴口罩、護眼睛,學會照顧自己。為高年級同學設立情境,挑戰成為健康生活小教練,努力完成任務,將有助助人自助。著意化疫境為鍛煉成長的學習,將有助大家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擴展孩子的視野與胸襟。

 

文章出處:星島日報 學與教 學友智庫20190722《疫境中育養視野與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