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研究論文creative station

心智概念圖妙用                                        梁麗嬋
 
兒時喜歡閱讀有關宇宙和太空的書本,接著對社會發展史甚感興趣,長大了對未來世界有無限的憧憬。可是我總進入迷思、矛盾和渾沌的境況。面對思潮瞬息萬變,世事難料的體驗,我曾失落、逃避,然而我沒有永遠放棄,經過進修、討論和更多生活體驗與反思,今天,面對過去與將來我更重視現在,珍惜現在。現在處於過去與將來的發展點,如何有效將過去的經驗運用到未來?如何面對未來無限的迷思、擴張與挑戰?
 
作為一個前線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弄通思維。因此,我喜歡進修和閱讀,但我更喜歡實踐、體驗、討論和反思。我總希望透過活動設計、課程實踐等將我兒時快樂的學校生活情景展現眼前,更希望將個人成長中體驗的思想矛盾、迷思與障礙澄清,整理一幅幅清晰的圖像,使個人更有信心、更有策略教育下一代。 

很高興透過教育學院的工作坊,從陳龍安教授獲知心智圖法,此法給予我很大的啟發,我從繪畫心智圖開始(見下圖)(圖1),將個人對事物的基本概念和思路陳現出來。繪畫過程感到很流暢自如,思路如潮湧,不斷擴散發展。概念出現的先後次序,表達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很興奮的將當下的衝動思緒展現出來。

 然而,重閱一些心智圖,常有不完整的感覺,當中更有許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看到思緒概念之間不是平面發展的,概念與概念之間有一定的立體關係與規律,好像建築模型的支架、生物生長的基因結構等,我開始應用IT簡報來建構心智概念圖﹙為了方便介紹,以下簡稱這些用IT簡報建構的心智概念圖為SIMI圖即Structural Imaginative Mind Images ﹚,運用SIMI圖,我感到更有效整理個人對事物、經驗、未來的思路。設計完成的SIMI圖令我滿心歡喜,助我清晰思緒和強化一些重要概念,使我更有效地推動作為教師專業的發展。

 
SIMI圖還有效幫助整理重要文件的內容,例如2001年11月閱讀教署發佈的課程發展路向一書,令我如獲課程發展的指南針,於是用短短數天的時間將書中重點,加上個人的理解,用SIMI圖表現出來,其後更利用這圖向同事推介課程發展的路向。部份同事感到這圖很複雜,但曾經閱讀這書或對教署課程發展有認識的同事則反應良好,都明白個中的關係。其後嘗試運用簡報一層一層出現的表達效果,更能有效表達書中的重點內容。無論如何,設計這圖個人得益最大,透過SIMI圖,我深刻和具體的把持專業發展的關鍵方向。
(2)

SIMI圖不但幫助我整理思路見聞,還助我設計教學內容。美國911事件發生後,我便利用下圖跟學生分組討論,尋找資料,較深入的認識事件的原因和教訓。
(3) 

SIMI圖能有效將概念擴散和聚歛,組合成有意義、有系統的圖像,更可以表達一重要概念中主要元素之間的立體關係。例如設計「創造力概念圖」時,我用了將創造力提升的五力四心(註1),加上童稚心元素、培養策略及活動例子等,清晰圖列創造力概念出來,以便作為學校設計創造力活動時參考。
 

(4)

回顧過去,常常混在方向模糊、隨俗、迷網之中,現在因為較懂得運用前人和別人的經驗,生活過程中更不斷反思討論,理順許多實踐的經驗和思緒,並較能掌握整理思維、創思設計的策略和方法,所以,今天我能經常進入「暢態」(註1)感覺之中,對我來說SIMI圖的設計主要是幫助個人掌握理念、表達思想、設計和表達課程內容等效用,當中是否包含創意成份並不重要。整理概念思維是一個快樂而具挑戰性的過程,過程雖然辛苦,但擁有一種喜悅,因此,希望將這份喜悅與經驗和大家分享,以引發大家嘗試用心智概念圖表達思想,共同開拓這富有潛力的創意空間。
 
註解:
註1:鄭慕賢(2002)。《創造力培育(上)基礎理論及教師活動》。P.118
註2:公開進修大學(2002)。《課程統整:實踐與理論》。ET800c單元一指定讀
       物P.54


參考書目
1. 孫易新﹙2001﹚。《心智圖基礎篇-多元知識管理系統-》。〔臺北縣〕板橋市:
耶魯國際文化。
2. 陳龍安等編﹙2000﹚。《創造力訓練手冊》。中華創造力顧問有限公司。
3. 課程發展議會﹙2001﹚。《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4. 課程發展議會﹙2002﹚。《基礎教育課程指引》。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5. Dilip Mukerjea (1996) , SUPERBRAIN Train Your Brain And Unleash The  
   Genius With By Using : MEMORY BUILDING MIND MAPPING SPEED READING ,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署(2002)。《校本資優課程教師培訓教材套:創意思維》http://prod1.e1.com.hk/education1/main.html 
 
 
備註:本文節錄自梁麗嬋。(2002)。心智概念圖妙用。鄭慕賢主編。開發教學創造力。明窗出版社頁2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