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示例分析:
1. 迷你倉大火,首位消防員犧牲。周邊傳媒、網絡、whatsapp、facebook討論。責備消防主管領導失當,成訊息主流,引發觸動。再有一位消防員犧牲,進一步激情,引發不少城中市民情緒失控
2. 負面解讀消防指揮失誤,群情漫罵責備,不少人內心產生怨憤,憎恨言詞溢於言表
3. 有媒體呼籲捐款給死難家屬,或作出行動
回顧與反思:
認知:容易採納或不設防地受周遭傳媒視像即時提供的資訊,作為認知來源
分析:因時間壓縮與限制,傾向以日常思維習慣作即時分析
抉擇:受情緒及短暫觸動影響,當下作感性的抉擇
啟示與成長:
1. 人類有特定的思維規律與傾向,需學習掌握、善用與自控
2. 反思個人思維習慣,會否有以上強烈的反應與傾向?
3. 啟示個人及學生對人類思維特質三步曲的認知,從而訓練思維警覺:
例如:情緒易受感染而不自覺?人云亦云?對資訊前設是否謬誤缺乏醒覺?欠時間空間作進一步提問?已有先入為主的立場或價值觀?作出負面或沒價值的行動?
4. 思維習慣不自知,需不時警醒及成長訓練。讓學生反覆按以上步驟類推社會議題分析或辯證。
原則:
1. 謙虛:自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訊息非全面、不完整、非權威 à 暫緩判斷、懸念思考
2. 善意:正能量先行,推動良性社會責任感。反思個人思維習慣會否已傾向負面,或對某些事物/人物已有既定判決價值(即先入為主)?
3. 信任:當時間空間不足時,首要對專業信任。專業非必然正確,但相對非專業更可靠。求真之下作抉擇是對別人及社會的關愛,是負責 任的行為。時間不足之下要判斷時,信任專家權威較合規律與理想
參考資料:Marzano, R. J. & Marzano, J. S. (2015). Managing the Inner World of Teaching : Emotions, Interpretations, and Actions, Marzano Research.
短片參考:
(1) 2016-06-23【迷你倉火】第二名消防員證實不治
(2) (向消防員致敬) 不是天生大膽只因我們是消防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