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評估格局creative station

解構TSA,暫停一年
梁麗嬋
 
世界在變,教育評量處於新節點,教育當局卻追不上!
筆者過去4年從事通識科與考評研究,涉獵本港與國際大量最新發展研究資料,「促進學習的評估」是國際考評大潮流。包含學會生活、學會思考、學會應用與學會尊重的21世紀學習能力已成為國際共識,並廣泛推動應用於可量度的評核指標。一如美國各州份基礎教育採用的共同核心評量指標,這些能力也已於澳洲、芬蘭、新加坡等6國共同研究,歐盟與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各國基礎教育中,成為學習評量的目標。促進學習的評估指標不單鼓勵應用於學與教中的形成性評估,近年更採納於公開試的總結性評估之中。本港課程文件主張目標、學與教及評估三者結合,以追求學生更有效學習,那跟國際社會一致。因此,考評不單量度學習者知識的擁有量,還量度思維能力的掌握。TSA(全港性系統評估)試題設計許多時便以情景設計,以評量學生高階思維等能力運用,比單求掌握知識更多元。
要求取消TSA時需考慮兩因素
一位剛退休校長說:「如果TSA不單是評核學科的知識,也評核學生的能力,那麼學校課程規劃與老師日常的教學就非常重要,不到位的教,就會收不到位的成績,多做補充練習也就希望補充教學上的不足,這就是操練的源頭!」因此,該校自從有TSA以來,從不做操練或補課。教好每一節課是校長對老師的要求。每年收到成績報告後便仔細分析,認真地把學生未能掌握的課題滲入適合年級的教學中。公道地說,不同學校背景的教師都憑着愛與對學生的關懷,總想方設法不讓學生落於基本能力之後。然而,學校較多採用應對傳統考試的模式操練,失卻促進學習的評估過程建構,導引學生思維提升,及將知識轉移運用的機會。
基於以上分析,家長、議員或學界人士要求取消小三TSA時,需考慮:
1)是否放棄一把結合本地與國際水平的標尺?
處於全球化、信息化與多元化的國際大都會,不同階段評量標尺已成為評估人力資源與學校專業發展的工具,那需要具備信度與效度的、符合本地與國際要求的標尺。此外開展具有本地特色與水平追蹤的分析研究,將確保全球化下本港教育能於國際佔有一席位。
 
2)是否放棄一把促進初小階段學習的量尺?
不同的持份者,例如家長、教師、校長、政策制訂者、課程專家等都欲擁有能檢視學生學習水平、進度、向度與效能基準參照的量尺,更關心本港教育素質是否符合國際水平。倘若撤銷小三TSA,會否失去初小關鍵性階段的全港整體水平標尺?失去讓不同持份者反思、回饋與跟進教與學及研究的工具?TSA名字可變更,其功能卻不可丟棄
 
暫停小三TSA
TSA非本港獨有,其功能在促進學習、協助專業成長與研究、回應社會問責與發展訴求、學術認證與專業認受
可惜聲稱教育是專業的領導者,教育局過去多年誤用與強化了評估作為監察學校的工具,而非用以促進學習。近日社會對TSA的激烈迴響,印證了本人研究的發現,當局對考評新變化缺乏敏覺力與變通能力。
教育當局對評估的功能與運作解讀不清,一些評估概念更與教改目標不符,反映官員自身對考評政策概念含混。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當是向市民清晰交代政策與評估功能的大好機會,可惜失去了一次有效拆解矛盾的機會。當局一直未有重視評估素養研究與推廣,更於實踐過程帶頭誤用TSA,無意識地將其變成「扼殺學習的評估工具」。因此呼籲暫停小三TSA一年。
 
教育不外乎愛與榜樣
教育當局當以身作則,深刻反思與承認推行評估政策不力,導致TSA異化。因此本會提出4點建議:
1)吳克儉局長須向公眾道歉,過去多年錯把促進學習的評估誤作威嚇弱者的監察工具,造成對學校與家庭的壓力,導致社會不同持份者參與操練學生的可悲現象。
2立即宣布暫停小三TSA一年,認真與專業地檢討與研究現行課程與考評推行政策。過程不宜閉門造車,讓不同持份者參與,更要多聽業界專業人士、辦學團體與校方的意見。從宏觀大局參考與了解國際考評的新路向,思考自身培育人才學習的向度與需要,再與國際考評接軌。
3)促進學習的評估,重視學習的過程,信任學校與教師是關鍵(Broadfoot, 2007)。有效的教育不外乎啟導學生擁有終身追求學問的內動力,那源於愛與榜樣。日常生活中體驗感恩與關懷、欣賞與勉勵!當局要以具體行動,洗脫過去遠離評估目標的舉措,並以示例說明TSA的功能與運作如何能對專業發揮適切的作用,以讓家長及學校釋懷。由教育局牽頭,以誠意真心作反思,凝聚重建促進學習的評估教育願景,那才能挽回不同持份者對當局的信任,才能進一步溝通。再者當局當帶領專業承擔,關心與了解國際考評大趨勢,轉變對考評的新思維,以懂得推動與欣賞學校成功的示例。
4)本會理解TSA需釋出學習的過程與轉向,卻非成為機械式操練的評量,那還需各方面的配套加強。如能適切審視現有試題設計,調整能力向導,提供試題設計背後的理念與學習示例,那麼參照TSA試題設計模式,便可用於日常教學,真正做到以教學及評估促進新一代21世紀學習能力。因此本會提倡認識理解、探索發現、想像創造、感覺評價與實踐應用的「五向導鷹架」學習過程設計與評估策略。
與其花時間作成效不彰而又不具影響的TSA操練,不如專注建構學習的過程。與其放大TSA可怕的臉孔,不如理解它的規律與特質。TSA這隻怪獸雖然貌似猙獰,若非誤用便不會可怕,因為本質上及原意上它並非針對每一位學生,卻用以促進學習與專業成長。只要社會上更多教育專業人士、議員及市民正確解讀TSA,掌握考評新方向,齊來建構學習的好環境。
要能夠實踐促進學習的評估,最重要是上下一心,有共同理念、有共同願景。
吳局長請站出來,承擔考評的異化與缺失,還TSA與教育於本源!
參考資料:
Broadfoot, P.2007.An Introduction to Assessment.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文章出處:
明報觀點版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