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評估格局creative station

定義與破解TSA操練
 梁麗嬋
  
消除TSA無意義的操練相信是每一位家長的心聲,還學生快樂童年是教育工作者的願景!要達成心聲與願景,需要運用我們的智慧,首要定義問題所在,鎖定問題根源,找出根本解決問題的槓桿點首先得界定何謂無意義的操練?

定義操練與認知學習
操練一詞或許已被標簽為負面概念。然而,倘若撇除價值判斷,操練可因不同對像、目的、領域與程度而產生良性或負面作用。多元智能中的肢體動感智能、空間視覺藝術智能、語言智能的初期培育,基礎起動階段或需要大量的操練。只要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願意又覺得有意義、有效率、有系統,不構成損害學生身心健康、脫離學生能力範疇的操練,還是值得鼓勵的。例如彈鋼琴、練足球、素描、騎馬、下棋、學游泳、朗誦比賽、背乘數表、默書等。另一類簡化歸類為無意識、無情感、機械化、無目標、重複又重複的過程,不具思考與感情投入的,只具熟習模式或作快速反應的機械式操練。但應小心,運動員、舞蹈員、拳擊選手或許也需要經歷一翻刻苦機械式的訓練,經歷一個熟練過程後,才能化操練為演練!當然,認知智能有別於肢體訓練,神經科學家已指出認知智能需要學習者自主經驗的累積、反思與回饋,因此理想的學習是提供情景的建構,讓學習者自主參與互動學習過程,透過對話、分享、應用的學習更顯得有意義。因此走出課程、從服務中學習,從學習中成長是一件美事,但更重要是學習者對基礎概念的整理、儲存、抽取、重組與轉移運用具備一定能力的指導,那必須由相關了解學習者群組的導師從旁協助。倘若導師能掌握教育專業,更有針對性的、按學習者能力與需要的作系統課程設計與教材建構,運用鷹架學習的模式施教,那是教育專業的理想與推動。然而,資源有限,需求的素質無限,總要在無限的需求下設立相對有成效的設置,因此班主任及科任教師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評估遭異化
瀏覽TSA試題,不難理解試題對學生、家長及教師均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從香港考評局相關資料可見,各級實施全港系統性評估的第一年已成立了中數三科裁判小組定出中數三科的基本能力水平已釐定的基本能力水平經年不變,不同年份的TSA題目的難度值亦校準至同一尺度在進行水平釐定時考評局採用專業評量為使香港的水平能與其他國家互相比較評量的結果還需參考國際水平以訂定最終的達標分數,以用作客觀與專業的水平釐定與維持(HKEAA,2014)。教育局與考評局於網上詳細與清晰地展示相關內容與資訊,反映過程運作非常嚴謹、具信度與效度。數據結果並跟國際比較,有助追蹤監察本港基礎教育中、英、數三科以及多元思維能力的發展水平。可惜的是主事出題的專家不斷要求提升試題難度,將水平參照的原則變相轉回舊有常模參照的思維
 
改變傳統評估思維
從考題分析,壓力來源於試題份量多,情景模式設計樣式多元,例如在三年級便對學生作多元能力與知識掌握的挑戰,其整體多樣性與複雜性,超出教師日常教學模式與學生學習的經驗,因而成為教與學的心理負荷。以小三英文科為例,所見試題設計要求學生擁有相關生活與學習經驗、能作情景理解與思維運用,那非一般屋邨家庭子女常能經歷。倘若現實時間與資源有限,那只好透過類似情景考題,學習掌握類同經驗的遣詞用語作操練,才有望獲取較佳的表現。過往,家長及大部分教師成長與教學文化,多以獲取滿分為目標,測驗考試常被視為課程學習的階段性評估,好讓學生重溫學習內容,以了解學生掌握課程有多少。然而,當下TSA試題設計按知識的運用能力作考量,理應按階段性能力水平作要求,那比過往評估的要求更多元化。
 
全盤為教育作考量
當下教師、學生及家長TSA的壓力主要來自舊有課程主導考評思維,而國際教育卻以可量度指標性的標尺主導學習過程、內容與方向,各持分者皆在追趕應對考評、課程目標與教學模式的急劇變化!對變動中學習知識與能力水平達標要求的評量緊隨國際,並獲得具信度與效度的監察與認可,大家對TSA既評估能力,又評估基礎知識;從水平參照異化成常模參照缺乏掌握及理解,造成憂慮與怨憤。當下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認知與專業水平跟急促變化中的世界大潮流或有距離,在國際考評大潮流與學術水平競爭下,「促進學習的評估」理念廣泛應用於總結性評估及形成性評估,本港設立的中央評估系統,應以確保本港公開試與TSA能符合國際標準與評估要求。同時,教育的根源在讓新一代擁有自主發揮的空間,愉快有效地進行優質學習,好讓能力與思維提升,其願景抱負能為社會未來的發展承擔責任。因此改變要從教育理念,課程設計及考評思維改變著手,那是對全港整體學生於不同階段的學習向度、程度與表現作更宏觀與全盤的反思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