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評估格局creative station

當前教育的詭異與更新
梁麗嬋 
 
創意教師協會早前一連7天於各區主辦了過千人參與的教師及家長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與創意思維教學講座與研討會,收集教師意見過千條,大量數據整理於網頁。過程察覺當前本港教育的處境陷阱處處,歧路詭異
10萬元撥款小學推行STEM教育,教育當局令校長及負責教師忙於思考如何花費,用得其所,以能有所交代。STEM教育主導了學校未來兩年發展的焦點,將資源與空間投入到這新生熱潮,錯失了深思探究與討論調整總體培育下一代,以應對本港發展政策制訂的大好良機,付上了真正能讓課程更新發展的政策修訂討論契機。
處身劇變年代教師有口難言
機會成本失去不再回頭。處處詭異與落差,歧路處處,課程更新、專業發展的目標遭扭曲與被異化。研討會上「635腦力震盪」反映,本港現存教師專業發展面對最大的困難是時間空間不足、教師地位日漸低落、外在環境很大程度侵佔了教師專業的自主權、教師為學校生存而不務正業頂層領導者缺乏專業視野與承擔,這世界又怎能變好?
當前社會出現聲音,認為教師只需要當稱職的工匠,也有認為教師只是半專業,更多是擔心教師專業地位不保,只能期望不再惡化與下降。然而,處身劇變與多元創新的年代,每一學年百多200與學生緊密接觸的教師,當負起怎樣客觀賦予的天職?當社會爭取15年免費教育的同時,卻對教師專業缺乏信心與重視,那是捨本逐末?教師有口難言,教育學院才剛升格為大學,大量不務正業的行政工作,外界卻不斷對教師的要求標尺提升。教師自感不足之下做不好,自責之餘只求逃避或遠離。
適當分工將產生巨大能量
然而,來自過百所學校400多份教師問卷調查顯示教育專業的智慧!七成教師認為STEM教育有助學生發揮多元智能,同時感覺教育政策只加不減欠社會效益驗證八成教師常感教育政策推行急迫、短暫與異化。逾九成教師認為全盤考慮現行學校課程更新,宜先行調適、刪減及試行。此外建議增加資訊科技員及書記,以減輕教師行政負擔。八成以上教師認同校本課程推行的同時,宜研究如何能獲優質專業支援,撥備資源,調整學校行政與教學編制以推行專科專教,並針對本港獨特發展與需要,啟動反思課程與教育研討。教師鼓勵以研究與專業作判斷,決策課程更新發展,以點、線、面模式推行STEM教育等計劃,創新經驗與示例。教師也鼓勵學科專業團體及多元持份者參與課程與教育探討,認同社會、家庭、學校、官商專業團體合力鷹架(scaffold)學生全人發展,建立中央專業團隊,研究學理、教學模式及評估方法,並認為採用創新思維以釋放教師及學生空間,才具課程更新的條件。
一位中學校長從鑽木取火故事引發一套現代版本的鑽木取火工具研製。工具由5個組件組成。利用槓桿與位能的物理現象關係,製作一套木製的器具。只需要輕巧旋轉主軸繩子數個圈,便能上下輕鬆施力,將能量傳輸到主軸連結的圓盤上,產生加倍的位能效應,帶動主軸加速上下轉動,便能於小木板上施力摩擦以生熱。研發的套件啟發筆者思考教育也可視為一項工程,如能將各組件持份者適當組合分工,適當有效施力,將為教育產生巨大的能量,形成一個自然流暢而有效鷹架學生學習的效果。一套鑽木取火的工具啟示我們生活於21世紀,當想方設法研究各組件之間的關係,並找出能省時省力適切有效的施力點及能量發揮的規律。當前校本教育專業發展產生「全民大煉鋼」現象,各司各法,各自修行,各校為生存與優化業績而壓榨教師,各校關注自身學校發展而形成惡性競爭,大家只着眼於一校一己的生存與問責而忽略全港整體教育的大局發展。強枝弱幹之下未能有效發揮能量儲蓄與聚焦施力的效應,只能寄望以評估作監察與效能問責。因此,當前教育有心人先能發揮創意潛能,從本港整體教育工程大局作分析,啟動團隊位能互動,才更有效規劃教師專業、課程與評估更新發展。
 
鳴謝: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活動內容與研究報告:創意教師協會網頁
文章出處:明報觀點版2016525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