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報刊文章creative station

ASK切割學習的後遺症

梁麗嬋

 

近日中學文憑試歷史科的一道考題、通識科教科書有關林則徐的教材設計和一則教師講解鴉片戰爭源起的報導,均引起家長和教育界的爭議。筆者認為有關問題只是表徵,用以引證筆者早前研究的發現:學生求學態度(Attitude)、能力(Skills) 及知識(knowledge)分崩割離;能力為本、知識為副,態度被受忽略結的果

 

六年前筆者分別訪問了教育局和考評局高層,就通識科課程、學與教及考評的關係瞭解他們的意見。兩者均強調評估用以促進學習、達至學會學習與全人發展的目標。考評局高層更強調,文憑試釋出有效學與教的功能,以讓教師從學生考題表現中吸取經驗,為未來學生的學習,發揮評估促進學習的作用,卻認為紙筆考評不涉及價值判斷的作用。學習從知識的傳授轉移到思維能力的培養,開放式的明辨性思考議題,漸遍佈於基礎教育課程各個階段。知識的真偽變得不重要,反須訓練學生先要有立場,以二元對立的思維論證才取得高分

 

公開試考題具有不可抵禦的心理「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作為處於認知身份與身份認同的青少年階段,對自身所處的文化與歷史知識不足,而考題卻經常採用富爭議性的議題,容易產生倒流效應。催使學生過早事事懷疑,處處批評,將角色簡單定型為非黃即藍、非A即B,無法理解與領悟事物之間的動態發展、一體兩面和集與集之間的關聯。未能建立思考的柔靱度,發揮跨系統、跨領域的多元合作關係。

 

一位家長期盼教師先教學生為「人」。她的女兒早前的一份歷史科功課,要求以希特勒的身份寫一份演講稿,來說服群眾支持他的政策。家長認為要女兒扮演這樣一個屠殺者,去寫充滿謊言的演講稿,令她非常心寒,怕女兒會入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歷史系諾維茨便曾說:「沒有歷史頭腦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覺醒來,他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筆者認為態度培養有如腦袋的發育,能力有如骨骼,知識有如肌肉。「人」需要ASK全面發展和配合。爭議中的考題空有骨膜框架而缺失肌肉全像,更欠同理心與人文關懷,仿似失卻靈魂的軀體。父母怎能接受?

 

文章來源:星島日報 學與教 學友智庫20200526ASK切割學習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