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報刊文章creative station

價值教育從生活學習開展

 

文/梁麗嬋

 

價值觀是個人用以對事物真假善惡的判斷,是人對生活、生命及個人發展的一種潛在選擇依據。價值素養營塑人生觀和世界觀,無形驅動人心內在的意志力和情感,外顯於行為說話及情意表達存在往往決定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價值素養由生活過程情感的觸動、意義內化、行為實踐和說話表述所塑造。人要成為參天大樹、社會棟樑,必須具備對社會及家國深厚的情懷和高遠的視野,那需要一個生活中「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長期鍛煉。修齊治平道出一個千載不變的價值塑建歷程

 

 

二戰後出生與成長的香港新生代,價值素養存在多元因素形塑所影響。生活在國際前沿的大都會,由於歷史的因素,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才較著意公民意識的培養。九七香港雖然回歸,港人仍廣受固有冷戰思維和文革歷史影響。生活在高度經濟發達地區快半個世紀,貧富差距奇高,既得利益的後代,傾向追求自我實現。相對於從沉寂百多年低谷、農業文明崛興的大陸,依仗全民刻苦尋路,最終走向改革開放,成功跨越,躍進現代化。港人由奢入儉,大陸由儉入奢,拉大了兩地人們思維及價值的落差。當中最為迷失的是年青人,對身份認知和角色的混淆,造成回歸以來,社會動盪其中源頭。

 

 

宏觀大局變化不及生活習慣養成。戰後出生的父母與社會經濟上升時期同步,生機處處,生活忙碌。雙職父母多聘用傭人代勞,子女獲得物質照顧,卻錯失家庭事務的參與,欠缺投入共建美好家園的擁有感和成就感。學生生命寶貴,社會和學校以孩子為中心,問責和成效為本,削減孩子成長的責任和承擔機會。學校清潔和校園管理由成人包辦,孩子真正務實參與的機會不多。因此,學生在校園的身份只在讀書,缺乏情意責任和承擔感。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沉醉科幻夢想,生活自理和實踐能力卻不足。

 

戰後港人後代多缺乏生活磨礪,習慣假手於人。自小缺失在家庭和學校承擔角色,未從生活中深刻建構身份責任。參與才會感恩,感恩才獲幸福感。未來價值教育,當刻意從生活學習開展

 

 

文章來源 :星島日報 學與教 學友智庫20210309《價值教育從生活學習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