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通識教育creative station

通識教育既「通」且「識」研討會點滴啟示   梁麗嬋
 
花了五年時間完成的通識課程與考評研究於56日向學界發表 (簡報連結),附以一個生涯規劃具體如何能「通」且「識」的教學示例教材作展示 (見連結)。過程得到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黃家樑老師作評論員,以非常豐富與具體的示例作引證回應(簡報連結)。台下有來自於前教育局通識科官員、退休教育局高官、考評局他科負責人與及關心通識科發展的教師。研究員花上約50分鐘簡述研究的方法、學理架構、數據收集、研究結果及建議。由於研究的發現有別於過去常態教學與評量概念,更與教育局中期檢討有另類的角度,與主流教師對通識科的概念理解有異,感覺聽眾不一定一下子能理解接受。對作為盡力放下主觀價值判斷的研究員來說,告訴教師通識科無意識地走向黑暗胡同,導引學生走向自利批判思考將會是吃力不討好。
 
當下本港跟世界各國主流採用成效為本作為主導學習的驅動(Outcome-based driven,概念在採取促進學習的評估,帶動構建學習的過程。富經驗與信奉設科理想的教師實踐證明建構學習是可行的,但需要強有力的團隊與信念,才能提供學生參與建構學習的歷程,提升思維能力。整體思路與政策信念有別於傳統知識為本的課程與考評概念。然而,限於多方面條件配套不足及學生考試需要,目標在以最少的時間取得最高得分,唯一具把握的依據在按考評局的練習卷、考題分析、與考題技巧作訓練:正反立論、三正一反、五步曲等。作為21世紀能力追求的新學科,採創新性的評估系統與爭議性時事議題,推行政策者與直接參與者對多方面全新概念實掌握不足,花費九牛二虎之力而順渡到課程學習的今天,獲得國際與本港院校認受。中期檢討報告中,90%教師認同達至設科的目的,也有87%教師認同考評、教學及目標能結合一致。然而這項量性與質性的混合研究發現卻對學界與教師當頭捧打,難免會讓人難於接受。由於研究發現與中期檢討結果分析有異,反映現行考評政策與教師的評估概念有落差,當局的評估與課程培訓未能清楚解釋如何才能成功採用促進學習的評估以達到課程的目標。
 
感謝黃家樑嘉賓評論員作以下回應:這是一次課程宏觀的反思交流,感覺既驚且喜,英雄所見略同。他表示研究結果與他多年報刊的評論 意見大同小異。前線教師代表有如此即時回應讓我放下心頭大石,原來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確也有深刻的同感,那讓大家有一股責任感湧上心頭。黃老師表示過去主流教師聲音為了保護、愛護或捍衛此科,聚焦表達成就而忽略問題深究。慶幸他能堅持從反思中指出不足,以作為改善的目標。他觀察到教師的心思較多放到考試技巧上,過度的批判思維能力要求迫使將議題簡單化,因而出現不少操練問題,逐漸走向歪路。他舉例與中四學生辯論「虎媽議題」,探究當今育養孩子宜採用傳統還是西式管教方法。有學生總結時回應要視乎孩子的成長階段與個別差異,那讓黃老師感到欣喜之餘,內心也感覺痛苦困惑,不忘補上學生一句要有立場,否則會被改卷教師視為「騎牆」而不獲分。此外,為了考試,不少學校都預測(Tip)考題以作重點學習。由於課程太多,教師習慣將教科書內容快速教完,然後跟據歷屆試題作分析,以便作重點議題操練。建構學習模式因而難於在教學過程中實踐。黃老師將歷年考題分析 (見連結),發現內容範疇考核極不平均,重點只著重今日香港,影響個人成長、現代中國與科學科知識內容的教授越來越少。今天不少政界、學術界朋友,甚至陳美玲也建議取消通識為必修科,反映課程推行八年,出現不少異化現象

 

 

本會生涯規劃通識議題示例分享(見連結)獲得良好回應與高度評價。多元建構參與活動讓學生透過行動而應用,具關鍵知識建構引發思考與概念轉移,鷹架反思並尊重多元的學與教,既「通」且「識」。然而,如何以有限的資源,能採用建構模式的學習卻是大家的疑問。黃老師描述通識科好像學校的一場長跑競賽,參賽者不能做到如奧運會實力接近的差距。約一百所曾有教舊制ASL通識科的學校較有經驗,起步點較佳。學校也因領導風格影響,一些教師團隊做得非常好,而校際差距便漸漸拉大。他及曾任通識科高级課程主任黄志堅先生皆建議將較開放的課程收窄以拉近學校之間的差距,可考慮只將某幾個單元設為必修,其他作選修,或折衷性地從每個單元減省內容。此外,宜參考前通識科及DSE倫理科,考題較多以考核運用基礎知識為重點,而不必每次都考爭議性議題。黃老師更認為釋放教師空間是當務之急,當局需加強對學校的支援,鼓勵校內建立自身支援文化以結合配套支援:讓專家與專業團隊提供一些現成教學議題,示範援助當如何學與教,以有利學生建構學習。可整理提供學校數十個具體建構議題單元教材供選擇,例如從個人成長跨出生涯規劃(見連結)今日香港跨出基本法全球化跨出貧窮問題等,用以教材配合考評。最理想是列出具體教學單元表,讓教師跟隨應用。最後有建議通識科需從小學學習,追求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的跨學科概念
 
研討過程浮現一些考評新狀況。通識科考評倘若檢討不透徹,或許其他科將仿效與異變。考評局歷史科負責人楊博士便分享了歷史科本屆一道爭議性考題。由於能力為本考評(Skills-based assessment) 容易走向八股框架學習,因此,年度試卷出題員試出一道學生未見過,資料來源與提問方法都屬挑戰非凡(non-trivial)考題,激起城中討論關注。由於考題並非建基於多角度已有知識,評卷過程又非採通識科雙閱卷員及整卷由最少8人評分的制度,或較難確保其信度與效度,那將引發新的考評問題。評估專家(Gipps,1994)早有善用開放性考題以促進學習的建議。評估聚焦在學習,需總結性評估與教學及目標一致,除了設計可供轉移概念運用而不易被預測的考題外,還需重教考題,深入指導探討當如何多角度回答;形成性跟總結性評估當一致性地採標準參照評量評估模式與內容需與課程結合,並能相互平衡;過程學生參與概念建構及反思,教師不斷作及時與適切的回饋,以能提升彼此的評估素養;更重要是掌握與提防高風險的考評或會帶來學生不可預料的傷害。倘若考評實施過程欠認知與醒覺,將無助推行促進學習的評估,反或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危害!
 
世界已走向跨學科21世紀能力的學習,打破學科界限,然而,如何讓教師有更廣闊的時間空間、動力、能力、配套與通識學理思維是關鍵的考慮。目標能與設科的價值態度、共通能力與知識概念結合,考評能與教學及目標相通一致建議教育局能與學校及專業機構互動,以研究與實踐改變當前通識科的困局。